悦读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领导者的最高层次:自大的谦逊者

更新时间:2018-06-25 信息来源:跨越式企业


我曾在十几年前发起了一项“全球跨越式企业标杆研究工程” , 经历十年,调查了500多家国内外的优秀公司,进行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到又快又好又稳的发展,有赖于它们有一个卓越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 :

自大而谦逊。

在他们身上 ,“自大”与“谦逊”这二者看似矛盾,但又真实自然地融合一起,闪烁出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对立统一智慧。

我把这种人格特质命名为“自大的谦逊者”。

无论你是商界领袖、政界的领导者,

还是职场经理人

这种成功特质都值得学习。

01

在2015年8月10日,印度出生的桑达尔·皮查伊被谷歌任命为新任CEO,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公司之一的企业领导人。

他原本只是一个印度土生土长的贫民,穷到连书包都买不起,靠全家族人凑钱才读得上书。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后来应聘到谷歌,一直忠诚地在这家公司工作。

他为什么能够从最低层实现向成功最高层的逆袭?我研究了他成长过程的有关资料,发现他身上具备了“自大的谦逊者”的领导特质。

一方面桑达尔·皮查伊是个谦逊者。

打开 Quora, 目前关于皮查伊最受欢迎的答案出自一位在谷歌长期工作过的离职产品经理。他是这样写的:

“整个 google 的人都很崇拜他,工程师喜欢他,产品经理喜欢他,商务经理喜欢他。他有解决最困难问题的敏锐头脑,对于未来精准的眼光以及招募最优秀团队的领导力。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好相处,非常谦逊的人。”

我还注意到一个有关桑达尔·皮查伊的细节描述,一个曾经的外部合作伙伴说他“回复 email 总是非常及时。”

他非常关心人与尊重人。他常常这样指导下属,“将问题解决只是迈出的一小步,大的成功需要你和你的团队一起完成。要经常以人为中心,无论是你的用户、客户还是你的员工。”

另一方面桑达尔·皮查伊也是个自大的人。这种“自大”是一种内在的自信、执着与特立独行。

他说“在某些时候,你必须是固执己见的”。

2007 年,还是低阶管理者的桑达尔·皮查伊预见到浏览器的巨大前景,便竭力说服谷歌创始人佩奇开发自己的Chrome 浏览器。当时的 CEO 施密特害怕破坏与微软的关系,拒绝这一项目实施。但桑达尔·皮查伊坚持已见,最终得到大老板佩奇的支持。

当时微软的IE浏览器一家独大,皮查伊带团队做了Chrome浏览器,发布仅4年,全球占有率达到33%,取代IE成为行业老大,地位至今无可撼动。

因为业绩出色,皮查伊自然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15年,他收入9980万美元(约6.5亿元人民币),2016年被授予了价值1.987亿美元的股票,收入总额比前一年则翻了一倍,达到近2亿美元(约14亿元)。

如今名声大噪的任正非,其实也是我们凡夫俗子中的一枚 ,但华为竟在他的领导下 ,只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就成长为世界级公司。

他身上有什么常人所缺少的东西呢 ?

在外部人面前,任正非给人的印象是低调而显神秘,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在电视台露面,不出席各种峰会。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老板。

任正非解释道:“我为什么不见媒体,我有自知之明,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我不认为自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很敬业、无私、能团结人。这些年华为有一点成绩,是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以及在核心管理团队的集体领导下取得的。”

任正非又说: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他很谦和。一次,他去北京请教授吃饭,结束后,用自己的车送教授回家,然后自己拖着行李箱行走在夜色中。

但任正非还有着与谦逊低调相反的另一面。王石说 : 任总说话表现是很随和,但实际上话里有不露声色的很强硬的东西和坚持不变的东西。

二十年前华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时 ,任正非就提出了一个狂妄自大的口号 : 华为要成为世界级公司 ,“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

谦逊、低调、随和的另一面 ,是任正非内心的独立、自大、固执。

02

“自大的谦逊者”:他们谦逊的一面

根据美国杨百翰大学麦里特商学院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位管理人员具备谦逊精神,能够节制自己的主观观念,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能力的局限性,能够首肯他人的贡献,他将更能够得到团队成员的尊敬和忠诚心。

不像有的人谦逊是一种表面的做作的表演功夫。而桑达尔·皮查伊、任正非一类人 ,其谦逊是真诚的 ,是发自内心的理念与情感。

(1) 敬畏心与客观理性。

(2) 不让自我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公司利益为先,有牺牲精神,为了公司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让利,让功,让权,让名。

(3) 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并培养与充分发挥下属的潜能与自主性。

(4) 包容。能够团结最大多数人,包括那些不同意见者。

(5) 主动倾听不同意见,广泛多元化学习。

(6) 认识自己 ,不自我膨胀。功成让誉 ,事败反省。

“自大的谦逊者”:他们自大的一面

(1) 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与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构成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与信仰。
(2) 乐于并敢于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从创新中创造机会、创造奇迹。

(3) 在集体自我意识上放大。树立非个人化的远大的公司目标或部门目标。善于用激动人心的愿景激励下属。

(4) 精益求精。

(5) 逆境中的自信与心态控制力。能坚持,不放弃 ,不妥协。

(6) 独立思考、有主见。

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卓越的领导人,他们将谦逊与自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结合到一起,做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大” 源自对“大我”的追求,对社会事业的使命感与成就欲,所以能够做到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的那样“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这种“自大”不同于一般人的自大,一般人的自大是“小我”的自大与狭隘无知,并在个人虚荣心与个人物质占有上争高低。

03

自大的谦逊者,这是一种干大事 ,成大事的人格特质 ,是一流的领导特质。

但如果一个领导者的修养到不了“自大的谦逊者”的水平 ,可能到了手的机会也会丢失掉。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历史的转轮却出现了强弱悬殊的戏剧性大逆转:项羽由强转弱、兵败自刎,全盘皆输;刘邦则由弱变强,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

当今不少的事后诸葛亮式的史学家评说项羽失败的原因 ,认为关键是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当时,楚霸王项羽在宴会上轻易地放走了刘邦,最后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但司马迁不这样看 ,他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

其一是不听人劝说,只想带部队回老家楚国,实现他的“富贵还乡”梦想,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

其二是忍性不够,放逐并杀害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义帝一开始就是作为傀儡被抬上宝座的。把“楚怀王”安在他头上,利用其对旧臣子的号召力。项羽接班后,这个义帝还看不清形势,处处与项羽作对。项羽忍受不了,命人杀掉了义帝。

处于弱势的刘邦利用这个机遇 ,以为义帝发丧的名义,派人联络各路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其三是迷信自己气力而不学古代圣君以德服人。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我看以上三大错误都是因为项羽刚愎自用 ,不够谦逊,不能团结人所致。由于项羽这些毛病,后来致使陈平、韩信、英布等都离楚归汉 ,最后连“亚父”范增也挥泪而去。

所以说 ,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使他没有达到领袖人物必须具备的 “自大的谦逊者” 的人格高度 ,而使他不可避免地犯了以上一系列重大错误。如果人格完善,具备 “自大的谦逊者” 的优点 ,这些错误大多可以避免的。

他的修为也就是达到了领导力中的“敢想敢干又善于实干者”水平。

他差就差在谦逊与团结这一方面。实质上是在“自我”上没有突破与升级。

项羽接手其叔死后楚军领袖大印 ,时年才27岁 ;至兵败自刎乌江 ,之间不过忽忽五年。其年32岁。

历史给了项羽事业机遇 ,

但没有给他成长的时间。

可叹 ,可惜。

04

“自大的谦逊者”这种领导特质不是天生的 ,而是来自后天持久的修练与提升。

跟项羽年纪轻轻就接任楚军领袖不同 ,刘邦成为一支小队伍首领时 ,己经年逾50岁。

但他比项羽有个优势 ,就是注重内省与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特质修养。

刘邦的出身极其普通,与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有天壤之别。却他善于不断提高自己。早年他把 "信陵君" 作为修身养性的学习标杆,从而给自己画出了人生的高度。

信陵君即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刘邦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一流的领导特质即“自大的谦逊者”品质。这都在他的行为中有所体现。

他首先是个“自大者”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种潜在的宏大志向对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来说,真可谓狂妄之念头。

刘邦是个能经受起失败和承受起挫折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他照样斗志昂扬,不久又卷土重来,继续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与项羽大规模的交锋一共有六次,刘邦失败了前五次,战胜了最后一次,就这一次,天下就改姓为“刘”。

他其次是个“谦逊者”

刘邦入关后,听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这样深受秦人欢迎,唯恐刘邦不为王。

他虚心纳谏,听劝。决断之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主意。

刘邦尊重人才团结人才,善于用人。他手下,文有张良、萧何、陈平,武有韩信、樊哙、周勃等人。刘邦能择善而从,发挥他们的才干。

刘邦自己曾担白地对臣下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使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05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刘邦开始建功立业时 ,己达50岁。

全球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创业时己临近退休。

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宗庆后 ,开始他们今天已成就非凡的事业的起步当时 ,都己过40岁。

他们在之前都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作为。他们唯一的优势是在社会上经过多年学习与磨砺,己初步形成“自大的谦逊者”领导特质,并有着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自我超越的良好修养习惯。

这也说明达成“自大的谦逊者”,是需要较长时间与岁月的修行。

这世上有诸多不公平。当你面对竞争时 ,你外部的条件可能不如人 ,但你人格条件的改变与提升却掌握在自己手上。

如果你在20多岁、30 来岁,或者事业不顺,或者遭受失败,你只要有着不凡的志向 ,就应该朝着 “自大的谦逊者” 目标 ,时刻进行着人格修养与提升、完善,时刻准备着迎接属于你的机遇来临。只要不气馁,不放弃,终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终有成就大业的一天!

如果你己经40岁 ,50岁 ,要相信大器晚成。这个年龄段不但不晚 ,经过岁月的打磨,可能在“自大的谦逊者” 领导特质上还是你的优势。

作者简介: 东方赢,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真业心学倡导者,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出版著作《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2007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微信公众号"跨越式企业”出品人。阅读量逾千万的作品有《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奋都是扯淡》等多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