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图游永州:千年古郡,画图零陵

更新时间:2017-06-24 信息来源:永州岛

香零烟雨


  香零山位于城东3公里处潇水河心,东西长约25m,南北宽约15m,高出水面约8m,是天然石矶结构的小岛。据《永州府志》载:“山曰香零是生香草,零与苓古文通,故名”,又旧《零陵县志》载“郡以此保,地产香草其叶如罗勒,香闻数十步,唐世上供之,郡人苦之,刺史韦宙秦罢之”。香零山山势险峻,风景优美,春流荡荡之时,有如贴水芙蓉,与波明灭;秋高水落之时,则亭亭孤寺,不可攀跻;若雨后日出,烟绕山脚,缕波而起,林螟江动,水叫石激;往来舟楫若影若现,如有置身烟波浩淼之境,更有“香零烟雨”之称。柳宗元、徐霞客曾到此游览,并留有诗文遗迹。过去这里水流湍急,“每逢春夏水涨,误触之,木漂人溺,惨人心目,间有攀登山顶者,白浪掀天,两岸坐视其冻饿而不敢救。”清同治癸酉年(1863年),邑绅黎得盛、王德榜等人倡建观音阁于山上,招僧居内,设救生船只,雇请专人役使,涨水时,白天打钟,晚上点灯并常备衣食以周济落水者。1988年进行了一次维修后,游人络绎不绝。


朝阳旭日


    永州城外,潇水西岸,离城2华里处有朝阳岩,又名西岩.这里岩石峭拔雄浑,岩洞幽邃深旷,怪异多姿.每当旭日东升,红霞映照亭阁,雾霭笼罩苍林,飞舟南下,激流飞湍,景色变幻,绚丽旖旎,所以有“朝阳旭日”之称。

  据说,唐朝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系舟岩下,见岩石东向,洞口东开,遂命朝阳岩,并作诗赞其胜:“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独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朝阳风光,从此闻名。

  柳宗元在永州10年间,常来游岩赏景,赋诗述怀.现在岩左小岩口的石壁上还有他的《鱼翁》诗的摹刻:“鱼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洞口石壁上有宋嘉右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五日张子谅题刻“朝阳岩”三个大字,岩洞左右壁互抱,形成天然的拱形,壁上自唐以来,文人题刻甚多。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清代诗人兼书法家何绍基,革命的老前辈林伯渠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游迹和著述。

  洞腹有石泉,清澈刺骨,前人傍岩壁下凿石为“回曲”,泉水沿“回曲”流入潇水,淙淙作响,冬夏不息。岩顶有亭,面水依山,木质结构,上盖琉璃,雕梁绘彩,修复一新;岩后有寓贤祠,内设花圃;洞通后山“青莲峡”,出口处的“听泉亭”正在恢复.朝阳公园正在修建,新栽的梧桐、樟树,枝叶繁茂,已经绿树成荫,正与参天古木竞美。“江上朝阳洞,无人肯暂过”,凡到过永州的人,都以能畅游朝阳岩为乐。


淡岩秋月


  淡岩,又名淡山岩,在永州市零陵区(原零陵县)城南二十五华里的富家桥镇淡山脚下,今湖南省建华机械厂所在地。“淡岩秋月”是永州八景之一。

  淡岩为世人所知,始自秦代,清朝修的《零陵县志》载:“秦始皇时,周贞实避世,遂居于此。”明徐霞客写道:“有正实者,秦时人,遁世于此,始皇三诏不赴,复尸解焉。”

  淡岩名声远播,游客纷至沓来,盛于宋代。这恐怕与“名人效应”有关。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率先到此一游,写下了名传后世的诗篇。诗曰:“去城二十五里近,天与隔尽俗子尘。春蛙秋蝇不到耳,夏凉冬暖总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绿树仙家春。......"他还在另一首诗中写道:“徵君避秦亦不归”,“永州淡岩天下稀”。在黄庭坚看来,淡岩简直是人间仙境。他的诗传开以后,招来了许多游客,有的也附庸风雅,挥毫泼墨,题诗文以纪游。南宋四家之一的诗人杨万里,也不远千里而来,游罢淡岩,留下《宿淡山》一诗。据永州市地志办统计,淡岩有宋至清代石刻200余方,其中宋刻180余方。《零陵历代诗选》辑录的淡岩诗词有20首,作者大部分为外省人士。浙江嘉兴人娄续祖《题永州淡岩》诗云:“岩扃寂寂几经春,中有神仙隔世尘。不假栋梁为大厦,尽藏今古往来人。”

  淡岩为何取景为“淡岩秋月”?翻阅《零陵县志》才找到答案。在淡岩见到月亮很不容易,只有在农历八月十五半夜时分,皎洁的月光才能穿过岩顶的天然石洞射入岩内,照亮月台,形成半圆形状。“淡岩秋月”因此而得名。


周家大院

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地处都庞岭下,贤水河畔,相传是“八仙”中何仙姑的故里,自唐朝以来,未断过祭祀何仙姑的香火。这里有零陵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民居群,村子里的人都姓周,所以人们把这个古村落叫周家大院。

2006年,周家大院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干岩头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迴龙夕照


  永州城北约两华里的潇水东岸,屹立着一座古塔,磴居危石,高凌碧汉。这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回龙塔。

  传说,在明朝以前,永州经常阴雨连绵,潇水洪峰瀚漫,白浪滔天。或说是孽龙兴妖作怪。洪水每年不知要夺走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老百姓苦不堪言,求神拜佛,都无济于事。因而当时永州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直到唐元和年间,据传是柳宗元写了《塑螭文》以后,灾情才有所减少;到明万历甲申年间(公元1584年),邑人钦差巡抚操江右佥都御史吕藿,捐金建造了这座宝塔,“回”住了孽龙,镇住了水患.这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现今塔的最下有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题书“回龙定塔”四个行书大字。

  塔作八角形,上小下大,高27.25米,下层宽5.67米;塔身五级,三、四两层各加腰檐一层,因而外表为七级。下层为青石造作,无斗拱饰物,仅在顶部砌出线道一层。从第二层以上均系大条青砖及砂石砌成;每方均设有卷门,卷门两侧砌有假窗,檐部设有斗拱。第一跳头上为瓜子拱,每朵之间,间作鸳鸯文手;第二跳头上置檐头,檐角徐徐翘起。斗拱或腰檐斗拱顶部有一定的空间平面,可由卷门走出塔身,沿塔绕行。塔顶置覆钵,其上置铁相轮。铁相轮上放有一宝葫芦。塔虽系明代建造,但尚保存宋代建筑手法。塔身雄伟,结构精巧,匠心独运,为我省少见的古代建筑。塔身中空,每层有石级,可绕行至最上层;登上塔顶,纵目远眺,云蒸霞蔚,山峰连绵,一碧潇水,环绕塔前;河上孤帆远影,两岸奇石嶙峋,市区全貌,及“潇湘江夜雨”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萍洲春涨


 在永州古城西北八里潇水湘江汇合处,有一个名叫蘋岛,俗称蘋洲、浮洲的江中岛屿。它四面环水,势如二龙戏珠。岛上古木参天,竹繁蕉茂,环境幽雅,风景奇秀。每当春夏水涨之时,芭蕉摇影,竹树争绿,百花比妍。立于石矶四望,团团青树,遮天蔽日,不见岛上屋、宇。小岛有如绿色巨舟,随波起伏;潇湘汇流北去,江阔天远,气势磅礴;放眼南望,黄叶古渡,白萍洲上,江天风月,远浦归航,渔舟唱晚,画图入眼底,诗情涌胸际。这就是著名的永州八景之胜境——“蘋洲春涨”图。

  蘋洲美,美在潇湘人。清诗人石韫玉有《潇湘》诗赞曰:“潇湘碧于凌,烟外渔舟几处灯。月落半江人未寝,棹歌欸乃唤鱼鹰这里四面环流,四野辽阔,水碧无埃,清深如镜,江天风月,渔灯棹歌,远浦归帆,充满画意诗情。

  蘋岛独特奇丽的自然景观,早就唤来人们的赏识和青睐。唐代柳宗元闹居永州期间,曾泛舟潇湘,畅游蘋岛。他挥毫写下了《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诗叙之景,正是蘋岛风光。名传古今的湘口馆,屹立于二水所会的东岸山上。宋代文学家赵师秀有,《泛舟上湘口馆》诗:“春雨尽霏霏,春寒犹在衣。人寻春草去,雁背远峰归。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扉。”北宋著名画家宋迪所绘著称当代流芳后世的“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即指蘋岛一带的风景。夜色朦胧,朦胧的绿岛,浮于朦胧的河面,静宓于朦胧的空间,宛若蓬莱仙境,有如沐浴仙子,好一幅寓意深刻的朦胧画哟!


柳子庙




 柳子庙,位于愚溪河畔。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柳子庙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对愚溪,背靠青山。庙门上镌有柳子庙三字石刻,两边有联。进入大门可见庙为三进三开,首先一座双檐八柱戏台。后行至二进中殿,再后为三进,是正殿、殿中有柳宗元塑像供人祭祀。

  说起永州,人们首先会想到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其在永州写下众多关于永州的华文诗赋,为永州传播声名作出了贡献。柳子庙就是永州人民为纪念他而筑建的。


怀素园

 怀素园位于芝山区潇湘中路与永州宾馆毗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狂草大师”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地方。


  怀素因家境贫困,在园旁的绿天庵边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他把写秃的笔埋在庵后,成为现时的“笔冢”其旁有“砚泉”及磨墨取水之地,庵正北有墨池,为洗笔研之处。原绿天庵在解放后被毁,仅存怀素书《千字文》石碑,碑文字迹如疾风骤雨、飞龙走蛇,刚劲雄伟,潇洒淋漓。1957年,建亭一座,以保护碑文。其旁种有芭蕉,用以托景。

  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周谷城、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赵仆初分别为怀素园题写了匾。怀素园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愚溪眺雪

 永州潇水西岸,有一条清莹秀澈的溪流,原名冉溪,俗称染溪,柳宗元改名愚溪,沿用至今。愚溪的与众不同,在于溪水清流,在于溪石怪异,在于悬崖峭壁间之林木葱笼,更在于它所蕴藏的丰厚的人文资源。冬寒之日,大雪纷飞,天地一色,白雪皑皑,千山万壑,银装素裹,两岸参天古木上,寒鸟几点,宛然一幅妙图,尤是惹人心醉。此乃永州八景之“愚溪眺雪”胜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