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永州一道路提质改造后高出居民家40厘米 雨水易倒灌?

更新时间:2025-09-07 信息来源:为民热线


道路提质改造本是改善民生的好事,但若施工忽视细节,给周边居民生活添了麻烦,好事便可能打折扣。近日,永州市零陵区居民乐先生向湖南交通频道《为民热线》栏目组反映,他常年在外工作,今年返乡后发现,家门前的神仙岭路完成提质改造后,新修的人行道比自家门口高出30多厘米,最大落差甚至达40厘米,日常出行因此受极大影响。

图片

乐先生:“现在是外面下大雨,家里就涨水,外面下小雨家门口就积水,而且电动车、小车都进不了家门。我打了12345,住建局、交通局、城管说不归他管。那到底找哪个部门?都说不知道。”

图片

乐先生告诉记者,周边五户邻居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初施工时,已经有邻居提出这个问题,但施工方并没有放在心上。施工结束后,他们多次向永州市12345市民热线反映,但是派单的单位回复都说不归他们管。无奈之下,只能向《为民热线》栏目组求助。

永州潇湘源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已在一周内处理到位

接到乐先生的求助后,《为民热线》记者调查发现,神仙岭路提质改造项目的业主单位是永州潇湘源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记者向该公司进行了反映,引起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当天就派出工作人员去现场核实处理。

近日,永州潇湘源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曹经理,也向《为民热线》栏目组打来电话进行回复,表示问题已经在一周之内处理到位。

曹经理:神仙岭路改造之前是没有人行道的,我们给人行道做了路岩石之后就抬高了,所以下雨可能有一些区域的雨水排不出来。我们已经把这里的人行道做了降坡处理,同时在最低点做了一个雨水口,雨水可以沿着雨水立管排走了。

图片

随后,《为民热线》记者对乐先生进行了回访,他表示对处理结果满意。

乐先生:已经给我弄好了,比之前要好很多。谢谢。

为民热线有话说

人行道高于居民房屋三四十厘米致雨水倒灌,这类民生问题本可避免。从技术而言,“水往低处流”是常识,如此明显的设计疏漏不该发生——人行道改造时,本应充分考虑与相邻建筑的合理高差,并配套完善排水设施,显然施工方前期未做好地形勘察,也忽略了排水设计。

更值得追问的是,施工中已有居民发现问题并反馈,为何未被重视整改?项目验收时,这般肉眼可见的缺陷又为何能蒙混过关?希望相关部门引以为戒,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而非等事后补救。

此外,居民多次拨打12345,市长热线虽多次派单,但住建、交通、城管三部门均称“不归自己管”,责任到底该由谁承担?为何《为民热线》记者能层层追问,找到项目业主单位与责任方推动解决,而当地12345多次派单却迟迟无法定位责任主体?也盼相关单位梳理工作流程,强化信息同步与跨部门协作能力。

一座城市的温度,藏在对“小问题”的态度里。人行道上这三四十厘米的高差,不仅暴露了工程瑕疵,更折射出治理能力的短板。唯有真正践行“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的服务理念,才能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分享到: